八骏爱阅读36:全能赢家——爱德华.索普的DIY人生
发布时间:2022-03-22 发布者:牛春晖 浏览量:332
第一个可穿戴设备
幸运的是,偶然机会他遇到了已经成为巨星的香农。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马上把这两个人紧紧地捆在了一起。和索普一样,香农也是一个超级DIY。自制设备、反复测试后,他们认为已经可以战胜赌场了!其实赌场的胜率本来也只比赌客略微高一点,他们只不过通过预测把这个天平朝着赌客有利的方向稍微倾斜了那么一丁点而已,但就是这么一丁点的优势,使得他们能够战胜赌场。那么这一切和可穿戴设备有什么关系呢?
要知道,利用工具预测结果是赌场不允许的。如何把这套方法带进赌场使用而不被发现呢?于是他们就用12个晶体管制作了一个烟盒大小的计算器并配置了信号发射器——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穿戴设备,放在鞋子里,用脚的大拇指来操作开关。此外,还需要一个合作伙伴,他带着一个配备有信号接收装置的耳机,当听到最后的提示时,就在相应的区域下赌注。
反复试验,万无一失之后,香农和索普两家人就奔赴赌场,结果和在家里测试的一样,很快就赢了不少钱。但大家都非常紧张,于是就匆匆收手。毕竟他们只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真的想靠这个赚钱。
第一个对玩家有利的21点投注策略
索普是怎么和香农走到一起的呢?这还要从21点说起。
索普写了一篇关于21点的论文,根据发牌信息动态地计算玩家的胜率并相应调整下注规模,就把一个劣势策略转化为择时下注的优胜策略。他想把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院文献》上,但必须由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推荐才行,就这么找到了同在 MIT的香农。香农看过论文后愿意推荐并建议把论文题目从《21点致胜策略》改为《21点最佳策略》以便看上去更像是学术论文。
故事原本到这里就结束了,但香农随口问了一句:“除了21点,你还研究过赌场的其他玩法吗?”索普把自己轮盘赌研究的秘密分享出来。这一下子激发了香农的兴趣,因为他也是个DIY狂人,对轮盘赌的兴趣远远超过21点。就这样, 原本几分钟的见面延续了几个小时,两人决定要一起进行研究。就这样才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可穿戴设备。
第一个可穿戴设备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随后,索普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名著《打败庄家》。索普自己做了几年职业赌徒,常去赌城,赚了不少钱。不仅是21点,他针对百家乐、幸运大转盘等其他赌博方式也都开发出了对玩家有显著优势的实战策略,成了赌场的全能赢家。
有人问索普,赌场能挣钱为什么要放弃?索普说在赌场一年最多能挣30万,但赌徒会受到各种限制(牌好时也不能随便加注,因为有上限),而且赚了钱还可能有危险。事实上,当索普发现了全球最大的赌场时,他对赌城已经没有兴趣了。在这个赌场,对你不利时,你可以不出手;对你有利时,你可以随便下任意金额的赌注而不受限制,赢了钱也不会受到威胁,这个赌场就是股市!
第一个市场中性策略基金
索普的普林斯顿新港基金(PNP)在1969.11-1988.12期间运行约19共230个月份的费前年化回报是19.1%,这个回报在投资大师群体中并不出众,但真正使索普鹤立鸡群的是,在总共230个月度中其获利月度有227个,换句话说胜率接近99%,而仅有的3个亏损月度回撤都不到1%(包括1987年的暴跌)!相当于承担了比债券基金还低的风险但获得了股票基金的收益。
PNP 基金净值的梦幻曲线
科学还是艺术?
科学还是艺术?
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这似乎已经是行业共识。但在索普的投资实践中, 投资似乎是一门纯粹的科学,或更准确点说是数学:除了统计概率没有什么艺术的成份。而且从PNP的业绩表现来看,索普的确是通过理论研究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圣杯”。当然,“圣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索普初期着重于市场中性,之后过渡到行业中性就显著降低了策略的风险;后来又发展了统计套利侧重于因子中性策略;而且对于成功的策略也要动态地定期进行回测,以确保其有效性。
彪悍的人生需要 DIY
索普的父母都忙着工作无暇关心他的成长。索普11岁开始做报童,虽然辛
苦但每个月可以挣25元,对孩子来说这可是笔巨款。送报挣了钱,索普可以买廉价的电子零件或化学药剂来做试验。他喜欢空想,然后做试验检验自己的想法, 也很喜欢用自己的试验恶作剧。13岁时迷上了炸药,用自制的炸药炸公路、炸岩石;自制火箭或者火箭动力车……DIY的童年绝对丰富多彩。
大概高二的时候,他开始为上大学的费用担心——因为当时的家庭现状显然无法支持他上大学。所以他准备参加物理竞赛来争取奖学金;有句流行话叫做“你的数学时体育老师教的吗?”《爱情公寓》里这么说算是个段子。不过对索普来说,这可真不是段子,因为他的物理课真的是对物理一无所知的体育老师兼职带教!但这难不倒索普,因为他天生就喜欢DIY做试验,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电子、机械、磁场、光学等方面的试验掌握的。没有历年的考试真题,索普只能把简单的竞赛大纲反复研读,并继续相关试验以掌握知识。结果还真获得了冠军并选择伯克利了——好歹通过DIY能上大学了。但除了奖学金和父亲每月给的40美元,他还必须兼职挣点零花钱才能应付学费及所有开支,每月就靠不到 100元过活;周末得到教堂去蹭免费的吃喝才能度过。他的这段人生与拉塞尔.瓦里安(速调管的发明人及瓦里安公司的创始人)好有一比:这哥们是斯坦福大学出了名的穷学生,他知道校园里可以充饥的所有的水果树和坚果树的位置。
偶然到必然
从索普的成长轨迹来看,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和相关成就具有非常多的偶然性,而这些偶然和他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是分不开的。
比如,他原本主修物理学但最终却获得的是数学博士,完全是因为在做毕业论文时,发现还需要许多数学知识,而在自学完相关数学以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获得数学博士而且比物理博士需要的时间要少很多,索性就拿了数学博士;再比如,他的数学系的同事听说他要去拉斯维加斯度假(去那里度假主要是为了省钱),就推荐他参考一种玩21点几乎不输钱的方法,他就认真学习了相关文章,而在此之前他从来没关心过21点;随后他付诸精力,开发出第一个系统有效的押注策略;再比如,他对轮盘赌的深入研究,完全是因为在宿舍区和同学们聊天激发了他的兴趣。
不过,这看似一系列的偶然之后都有一些必然条件支撑,最简单的条件是——他必须通过努力把自己“送到”相关的环境中去!更重要的条件则是,他始终都保持着好奇心,对那些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尤其感兴趣!当然,还有一个基础条件是,他属于天才!天才应该是那些拥有异常禀赋,其成就,一般人通过努力也不可能实现的那些人。
索普早年的人生非常曲折,但关键时刻就能出现有效数字凑够 21点!想了解索普更多的彪悍人生,推荐阅读其自传:A Man For All Markets。塔勒布在序言里的有些评价还是很有启发的:发现优势不难,难的是把优势转化为财富;而索普则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处理并用以实践;索普既是成功的投资人又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工作和生活权衡得非常好,在投资界非常罕见。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
版权及免责法律声明